企业给员工交的五险一金是否记入制造费用

2024-05-19 20:38

1. 企业给员工交的五险一金是否记入制造费用

  企业给员工交的五险一金应当记入到制造费用中,制造费用分为:
间接材料费
间接人工费用
折旧费
低值易耗品
其他支出
  五险一金属于间接人工费用。
    
  间接人工费用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中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或其他不能归入直接人工的那些人工成本,如修理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等。对间接人工费用应根据“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确定的数额,记入有关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根据“工资、福利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入“制造费用”帐户。

企业给员工交的五险一金是否记入制造费用

2. 五险一金如果是企业全额负担,没有向职工收取个人应承担的部分,在财务上可不可以全额入管理费用?

企业负担部分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生育保险)【摘要】
五险一金如果是企业全额负担,没有向职工收取个人应承担的部分,在财务上可不可以全额入管理费用?【提问】
五险一金如果是企业全额负担,没有向职工收取个人应承担的部分,在财务上是不可以全额入管理费用的。【回答】
企业负担部分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生育保险)【回答】
发放工资时(按个人缴纳比例,从中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代扣职工应交纳的部分)

贷:库存现金(实际发放的金额)【回答】

3. 五险一金如果是企业全额负担,没有向职工收取个人应承担的部分,在财务上可不可以全额入管理费用

不清楚你表达的意思。你所说的“全额”有以下三层意思:1、公司全额负担了五险费用,就是把个人部分一起承担了。但是我还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好事,除非是公司钱多的没地方用。2、五险是公司与员工都要承担的,但是员工承担的部分,是由公司代扣代缴的,所以缴纳到社保局是全额的。3、五险中,养老、医疗、失业这三个险种是单位和个人都要承担的,生育、工伤这两个险种是公司全额承担。你不会是只听了一半就跑了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五险一金如果是企业全额负担,没有向职工收取个人应承担的部分,在财务上可不可以全额入管理费用

4. 企业代个人扣缴的五险一金要进入企业成本吗,为什么分录上那么表示,合理吗?

企业代个人扣缴的五险一金要进入企业成本吗?
已经记入了相关成本啊,因为你做应付职工薪酬时,是做的应发工资数,而非实发数。

屡一下应付工资分录就清楚了。
计提工资时: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  (进入的相关成本和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发工资)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发工资数)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实发工资数)
        其他应付款—社保 / 医疗 等  (代扣代缴金额)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代扣代缴金额)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代扣代缴金额)
实际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 / 医疗 等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这里“应付职工薪酬”中包括企业代扣代缴的部分,所以说“企业代个人扣缴的五险一金”已经记入了成本。

5. 五险一金员工承担的部分为什么也要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设想单位不承担代扣代缴的责任,全部以工资形式发放到个人手里,那这些钱都是单位的管理费用中的工资,所以五险一金员工承担的部分也要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工资(个人含个税的收入)+社保费用(个人承担部分含五险一金)
应付职工薪酬    社保费用(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    工会经费(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教育经费

扩展资料:
管理费用具体项目
1、公司经费
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董事会会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公司经费;
2、劳动保险费
指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基金)、异地安家费、职工退职金、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以及实行社会统筹基金;待业保险费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3、董事会会费
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4、其它费用
原税法(2008年1月1日废止)规定: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直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纳税人能提供真实有效凭证或资料,在下列限度内准予作为费用列支,超过标准的部分,
不得在税前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得超过销售(营业)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
现税法规定:该实施条例中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销售(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费用

五险一金员工承担的部分为什么也要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6. 五险一金员工承担的部分为什么也要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设想单位不承担代扣代缴的责任,全部以工资形式发放到个人手里,那这些钱都是单位的管理费用中的工资,所以五险一金员工承担的部分也要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工资(个人含个税的收入)+社保费用(个人承担部分含五险一金)
应付职工薪酬    社保费用(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    工会经费(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教育经费

扩展资料:
管理费用具体项目
1、公司经费
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董事会会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公司经费;
2、劳动保险费
指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基金)、异地安家费、职工退职金、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以及实行社会统筹基金;待业保险费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3、董事会会费
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4、其它费用
原税法(2008年1月1日废止)规定: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直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纳税人能提供真实有效凭证或资料,在下列限度内准予作为费用列支,超过标准的部分,
不得在税前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得超过销售(营业)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
现税法规定:该实施条例中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销售(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费用

7. 五险一金员工承担的部分为什么也要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设想单位不承担代扣代缴的责任,全部以工资形式发放到个人手里,那这些钱都是单位的管理费用中的工资,所以五险一金员工承担的部分也要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工资(个人含个税的收入)+社保费用(个人承担部分含五险一金)
应付职工薪酬    社保费用(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    工会经费(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教育经费

扩展资料:
管理费用具体项目
1、公司经费
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董事会会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公司经费;
2、劳动保险费
指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基金)、异地安家费、职工退职金、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以及实行社会统筹基金;待业保险费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3、董事会会费
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4、其它费用
原税法(2008年1月1日废止)规定: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直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纳税人能提供真实有效凭证或资料,在下列限度内准予作为费用列支,超过标准的部分,
不得在税前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得超过销售(营业)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
现税法规定:该实施条例中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销售(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费用

五险一金员工承担的部分为什么也要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8. 公司把职工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全由公司出,是把所有的五险一金都走管理费用吗

不可以这样处理的,否则所得税前是不可以列支的;个人费用应该由个人承担,即使公司愿意承担,那也不能这样处理。正确处理,应该把公司为个人承担社保部分加入到个人应税工资里,然后再做扣减处理。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个人含个税的收入)+社保费用(个人承担部分含五险一金)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用(单位承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单位承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希望能帮助到你!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