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灯下漫笔

2024-05-19 22:30

1. 鲁迅的灯下漫笔

1. 文章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发出大话题的?
    答案:作者首先叙述了自己所亲历的一件日常小事,如何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第一段),又如何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成银元而不得(第二段),暗中听说有了行情又如何赶去兑现,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第三段)。正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成为鲁迅思考的起点,成为他的思想探索的起点;最平凡的、最普通的,也是最深刻的。
    2. 文中的谈论对象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作者对它们分别下了什么结论?
    答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中国人(百姓),统治者(一种暴力),中国社会(时代)。
    对于中国人,作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和“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对于统治者,作者没有明确地说出,但我们根据文章可推断出。统治者对百姓只是进行压迫、剥削、杀戮,从来没给过他们做人的资格。
    对于中国社会,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可以直截了当地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 如何理解“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做一种奢望,甚至说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竟然就“万分喜欢”了。这句话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统治、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鞭挞和批判。
    4. 鲁迅先生为什么又提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提示:鲁迅认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且人们丝毫没有走出做奴隶时代的要求。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无论是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百姓,或是复古,或是避世,其实质都是“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国民,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悲凉与绝望,不得不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5. 怎样理解本文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
    提示:鲁迅随笔的显著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饱含着巨大的激情,议论情感化。这篇随笔,情感与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是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例如,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时,表面上似乎是客观冷静的科学论断,实际上,作者已将内心悲愤的情感(憎恨封建暴政,怨恨国民麻木,期盼走出怪圈)熔铸在里面了。

鲁迅的灯下漫笔

2. 鲁迅《灯下漫笔》

鲁迅的文章《灯下漫笔》,首先是列举了钞票的例子,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存银行的钱,少一个铜板都不行,但是遇到战乱,存银行的钱取不出来了,大家都非常心急,过了一段时间,终于可以6折、7折的取出来了,于是都非常高兴,人都是在比较中获得满足。
  
 我们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并且变成了之后还万分欢喜。
  
 在这个把人不当成人的年代,不仅不当成人,还不如牛马,那么人们就要羡慕牛马了,等有一天,有一个人把我们当成牛马对待,我们反而会心悦诚服,觉得遇到了对的主人。
  
 中国的百姓是最可怜的,强盗来了会被杀,官兵来了,也会被杀,百姓只是希望有一个主子,能拿他当牛羊,只求他制定一个规则,决定他们怎样跑,他会自己找草吃。
  
 中国人民一直过着两种生活: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2,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我们以往的制度就是愚昧落后的,自己被人凌虐,也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也吃别人,给人民划分成了若干等级,女子和孩子则成了地位最低的,谁要是敢反抗,还要说你不安份。
  
 所谓的文明,也只是安排给阔人的人肉宴席而已,自己有吃掉别人的希望,也就忘了将来自己也有可能被吃掉。
  
 我们青年的使命则是改变这吃人的社会,建立全新的中国,开创第三个时代,一个人人平等、自由的时代。

3. 4.鲁迅的《灯下漫笔》选自( )?

《灯下漫笔》选自( 鲁迅 )的杂文集《坟》。《灯下漫笔》是《春末闲谈》的姊妹篇,既曰漫笔,就说明文章结构自由灵活,先从具体的事件产生感想,引入本题,然后抓住论题,联想广泛,引用丰富,层层剥笋,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望采纳,谢谢!

4.鲁迅的《灯下漫笔》选自( )?

4. 鲁迅的《灯下漫笔》主要是说什么?

这篇文章通过银票贬值时期折现银的小故事作为引子,讲解了人们在危难之中容易”降格以求“的保命心态,引申到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现状,判断出中国历史中人民”做人而不得,只能做奴隶,甚至常常连做奴隶也不得“的处境。
并从劳动人民地位的角度,将中国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作者通过“同化”“生活美”等实例,指明中国人民历史地位形成原因是“中国固有文化中的‘礼教纲常’”。作者认为这种文化培养着中国人民的忍辱,苟安,压制的社会性格。
由于这种文化在古代中国获得长期广泛认同,给人民带来畸形的满足感:“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
作者比喻:“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扩展资料:
他从自己的观察研究出发,把中国历史的各种时代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从而高度概括、准确鲜明地揭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规律,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兼并鲸吞,弱肉强食的时代,往往出现杀人如麻,流血盈野的惨象。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就是儒家标榜的太平盛世,由于新的统治者制定了奴隶规则,重视生产,奖励农桑,同时规定了服役和纳粮的数目及办法。老百姓虽然当牛做马,毕竟还有口饭吃。
于是,便“万姓胪欢”,天下太平,暂时做稳了奴隶。但尖锐的阶级矛盾潜伏在内部,随着土地兼并的激烈和劳役赋税的苛重,奴隶规则又被破坏,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民铤而走险,于是,兵荒马乱,流血争斗的乱世又出现了。“一治一乱”,反复循环,历史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局面。
那些领头“作乱人物”,即农民起义的领袖,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并不能实现他们的替天行道,解民于倒悬,甚至建立平等天国的理想,而只会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也就是鲁迅说的“给‘主子’清道辟路”,为日后的“圣天子”的统治驱除顽敌,扫清障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灯下漫笔

5. 鲁迅灯下漫笔好句摘抄

鲁迅灯下漫笔好句摘抄如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所谓中国的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所谓“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份。”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灯下漫笔好句摘抄

6. 鲁迅灯下漫笔好句摘抄

鲁迅灯下漫笔好句摘抄如下:
1、乱离人,不如太平犬。
2、古人曾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曰“和亲”。
3、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
4、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5、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

《灯下漫笔》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作品,这篇文章通过银票贬值时期折现银的小故事作为引子,讲解了人们在危难之中容易”降格以求“的保命心态,引申到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现状。
判断出中国历史中人民”做人而不得,只能做奴隶,甚至常常连做奴隶也不得“的处境;并从劳动人民地位的角度,将中国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7. 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 篇1     这里是“慢”而不是“漫”,是由于一句俗语:慢工出细活。因为《灯下漫笔》虽名为“漫笔”,却是精心构造的佳作。
     作品于细微处见精深:从钞票打折换银元的日常事件中,发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欢喜”的悲剧性现象,从而引出论题,展开评说,在自然平易中显得深沉突兀。
     作品批判封建统治者不把百姓当人看,甚至牛马不如,而同时又表现出对人民的悲惨处境的同情,却全不然是同情。作品也对被封建专制和蒙昧主义的统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满,对人民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来,也只是“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让百姓“安稳的做奴隶”;抑或有作乱的人物,也不过是“为圣天子驱逐云尔”。
     没有如春风般抚过人心的描写,没有华丽的点缀。有的只是那简单到有些直白的文字,有的只是作为读者的我如同被先生的投枪匕首划破肌肤之真实感,有的只是从文中与自己经历所产生的相同感悟。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
     时常可以听到电视报章上有引用了所谓专家之言。那有如何如何,这样做才是对的等等一些言论。但现实却往往不是那么回事。但却无人质疑,因 为是专家说的是有根据的,因为大家都没有发表不同的意见可能是真的是正确的。
     正是如此,“这人肉的筵席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更清晰的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坦诚地表达真实情感与见解,不应过于矜持、虚伪甚至麻木,而应正直、勇敢地直面纷繁的世界,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将那些幻觉,那些将自己奴化畜化的教条,将那些已经排了上千年的人肉圣宴彻底的粉碎。
     这“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 篇2     读了鲁迅的这篇《灯下漫笔》,感触颇多。以前我写读后感,不过是将文章中精彩部分抄一遍,然后略加点评。实在是既不深刻也没有发自内心,很难起到什么效果。我想我从鲁迅这样伟大的文人的文章中吸取经验。
      在写作方面给我的其实主要有两点: 
     一、从浅显平常的社会生活入手,引出深刻的论题。这是很难学习的。不仅需要像鲁迅那样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应该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这样才能从现象中见本质,才能发现重大的问题。文中仅从钞票折价兑成现银一事,联想到“中国人极易变成奴隶,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也许我们要达到鲁迅那样高的水平,很不易。还要多练笔,多想;
     二、写说理文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体现在文中为第八自然段。作者将阐述具体化。举出一系列历史事件阐述中国百姓在不同时代连“想做奴隶都不可得”使文章极富说服力,能达到这点,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雄厚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就好像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水桶,如果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就只是半桶水在桶里晃来晃去,很不稳当。若你不停地汲取知识,从那源泉之处,水桶的水会满而外溢。所以我们不该抱怨知道的很多,只是难以利用,那只能说明积累的还少,面不够广,才没有融会贯通。
      在思想上这篇文章也给我很大启迪。亦有两点: 
     一、鲁迅的憎分明依然给我很深的印象,他批判封建统治者不把百姓当人看,甚至牛马不如语言有力,感情真挚,而他同时又表现出对人民的、悲惨处境的同情,却不全然是同情。他也对被封建专制和蒙昧主意的统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满,对人民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来,也只是“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让百姓“安稳地做奴隶”抑或有作乱的人物,也不过是“‘为圣天驱除云尔。”从中我们应向鲁迅先生学习坦诚地表达真实情感与见解,不应过于矜持、虚伪甚至麻木,而应正直、勇敢地直面纷繁的世界,坦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反封建专制,提倡民主共和的文章。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奴役。让我们看到封建社会的落后,同时感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懂得应该珍惜如今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外,就是关于应该让人民做主才能使统治牢固,启发了我。在做什么事时都让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才可事半功倍。在人际交往中,你与其他人交往,其他人是主体,应该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就能相处融洽。在推销员推销商品时,顾客是主体,应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而不是急于买出商品,这样才利于推销。
     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才能不过时,才能引发这么多的启示,不仅能给人以写作上的启发,社会生活方面的思考,并能给人以无限的精神力量与快乐。《灯下漫笔》就是这样一篇美文,值得反复品味。
     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 篇3     总有一些文章让人振聋发聩,深入人心,就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我们的骨髓里,抵达灵魂深处,让我们难受痛苦,也让我们深思醒悟。读鲁迅《灯下漫笔》就有这种感觉,这一次鲁迅先生将矛头直指中国历史的本质以及国民的奴性人格,思想深刻,入木三分。
     鲁迅从袁世凯复辟钞票贬值一事作为契机,引发议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由此对国民的奴性(包括自己的)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和严厉的批判。
     在阶级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百姓向来只是会劳动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任何“人”的价值可言。“将人不当人”,本来是奴隶主、封建地主和资本家对待被剥削者的行为准则,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月,甚至还产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这就说明人的价值更低于牛马,不如猪狗了。换言之,如果人的价值等于牛马,则应该心悦诚服,讴歌恭颂太平的盛世了。但是,鲁迅的一句“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确是数见不鲜的”,道破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生存状态,露出了中国人病态心理的本质,把一批中国人心安地作奴隶的嘴脸放大在人们的面前。究其源头就在于国民的奴性人格,习惯了当牛做马的日子,即便不是奴隶也得成为奴隶。
     中国人的奴性从何而来?是来自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等级制”,是来自古代所谓的明君、圣贤、大儒之徒和现在的学者、教育家长期的思想侵犯,残酷的“等级制”,长期的思想教化,使得中国的百姓安于现状,愚昧麻木,逆来顺受,奴性思想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早已生根。正是因为厌恶国民的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奴性心理,所以鲁迅选择了笔伐,想要通过这种无奈而悲愤述说去唤醒浑浑噩噩的国人。但是鲁迅也意识到这样做还不够,还需要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以一个日本人的随笔《北京的魅力》作为开头,道明了中国固有文明的本质“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中国人是争取不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孩子。”在这“吃”与“被吃”的循环中,中国人不断在自己制造的等级制度、礼教中被吞噬、被扼杀,现在还要被自己“盛宴”款待的西洋人掠夺、侵杀。
     看着“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鲁迅先生最终吐露心声,呼吁青年“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让蒙昧无知的心灵获得重生,在革命先行者的引导下,抛却奴性,重拾尊严,这正是希望所在呀!
     在文章第一、二部分的结尾,鲁迅都对青年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中国青年人正视国情,抛除奴性,驱除鞑虏,建立民主国家,建立一个把人当“人”的新世界。
     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 篇4     上学的时候写过不少的读后感,观后感,不过那些都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是认真的在写,不过从来没有真的自己看到一篇文章以后生出了写读后感的欲望,这却是第一篇罢……
     鲁迅先生无疑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文学前辈,从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老师介绍很多鲁迅先生的事迹,上学时也学过不少鲁迅先生的文字,但是那些无一例外都是一些适合学生读的文字罢……《灯下漫笔》却是有一种令人仔细思考的魅力。
     文章先是以货币的交换引出了奴隶这个词语,在鲁迅先生看来,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的普通老百姓就是存在两种时代,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另一种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无疑给予我巨大的冲击,在以往的学习中,书中总是竭力的在宣传中华的历史如何灿烂,盛世之下的百姓如何安居乐业,而鲁迅先生的两句话直接血腥的撕开了中国几千年来所谓的学者们悄然编制的遮羞布……
     接着鲁迅先生更是直接抨击了所谓的中国文明,其言: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谓中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席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我不知道那些编织着遮羞布的学者们看着这锋利的言辞会有什么想法,但是现在书本中却是尽是赞颂之言,不知是不知者还是知者不言?
     细细想来,那些编纂了历史的学者们也尽都是一些阔人吧,他们享用着着筵席却看不到那人肉的悲惨,其实那所谓的灿烂文化,也不过都是那些统治者,那些士族大家们的文化吧,而中华真正的文化,何时真切的.传入百姓家?就算是现在,还有些老人家不识字,不会写字吧,那么整个中华的文化就不如说是中华阔人们的文化罢……
     当你撕开统治者们精心编纂的大幕,露出下面累累尸骨,又有几人会为那尸骨而哭丧?更何况我们现在不正是那大幕下的尸骨?在我们慢慢老去,我们的后人又会不会记得我们曾经为这精美的大幕画上一笔鲜红的印记!
     鲁迅先生将中国的百姓比作是奴隶,又何尝不是怒其不争?得过且过,偏安一隅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性子。想做奴隶而做不得,何等的悲哀。暂时坐稳了奴隶,何等的悲凉。
     诚然,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在时代的背景下,鲁迅先生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带着些悲切,带着些呐喊的,但恰恰是那黑暗的时代所作出的,划出黎明的呐喊才是最应该令人思考的。
     我们有没有被安逸的生活腐蚀了内心,暂时坐稳了这奴隶,等待着一个阔人来享用这人肉做出来的筵席?我们有没有迷失在璀璨的历史,而忘记了在那璀璨之下,有多少奴隶默默的奉献了人肉,来供养着血腥的筵席……
     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 篇5     鲁迅在文章的开头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来引出自己的论点,在民国初年人们纷纷使用钞票来代替沉重累赘的银元,而这些钞票多是本国的,可没多久因为战乱,这些钞票便贬值严重,人们损失惨重。于是这些爱国者全都不讲爱国,纷纷使用和兑换外国人的钞票。后来作者打听到本国的钞票能以七折的价格兑换现银,于是还很高兴的把手中的钞票全部换成了现银。明明以七折的价钱换成现银是吃了大亏,为什么作者还会感到非常的高兴呢?就像作者所说:“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为什么在面对这**裸的掠夺后,心里会满心欢喜的接受呢?许多人的答案是结果总之比手中的钞票变成一堆废纸,变得一文不值要好的多啊当然比起之前要开心咯!于是作者从这件事中得出很精辟的结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剥削者用暴力把钞票变得一文不值,或从更大的方面来讲不把人当成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当这些剥削者提升了一点待遇:如钞票可以七折兑换现银,或者把人当成牛马。这些受压迫的人就会变得非常高兴,还会心悦诚服的歌颂这世道是太平盛世。即使现行的社会制度依然是**裸的剥削人的、吃人的社会。可这些人却愚蠢的蒙蔽自己的双眼,麻痹自己的思想告诉自己:你看我们的生活比原来好多了!能当奴隶就不错了,生活很稳定,不像战乱时期,吃不饱,还要任意被人屠杀,这时人的价值还不及牛马,总之在和平的年代有主子统治者,剥削者。这时的价值比牛马高了,当然就愿意当奴隶了,因为在战乱的时候你想当奴隶还当不到呢,因此久而久之受剥削的人就把能当上奴隶当成了太平盛世,心中还暗暗偷笑,万分欢喜。看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觉得把当奴隶=太平盛世很可笑,但现实就是有多人把这当成了理所当然,麻木不仁,愚昧不堪,只想坐稳了奴隶。
     在文章中鲁迅把中国的历史分成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并认为至今中国没有经历过第三种时代,回顾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一部血粼粼的剥削史和压迫史。而却被某些人吹嘘为五千年辉煌史和文明史,一切的剥削与压迫在书中都不见了,似乎在这时的人们看来已变得轻描淡写、不值一提,难道事实真是这样吗?鲁迅在文中用这样的话语激励年青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感人肺腑、声嘶力竭的呐喊年青人们你们听到了吗?
     《灯下漫笔》的最后一部分鲁迅主要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吃人本质,被标记着固有文明的社会结构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所以他们努力奋斗把自己变成吃人者,即使自己有可能也会被吃,只要能吃别人,心理也就平衡了,总之就是自己不吃亏嘛!那么那些无法吃别人的社会底层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就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鲁迅在文中辛辣的指出歌颂人肉筵宴的此辈人会永远被诅咒,而当下年青人的使命就是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
     年青人是冉冉升起的太阳,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与栋梁。在文章中鲁迅对年青人寄予厚望,因为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进步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 篇6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鲁迅
     每当在台灯下面看着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总是激起满腔的情绪。失落的时候,读《灯下漫笔》,总是给人振奋的精神,一种灵魂的救赎。九四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灯下漫笔》已经被翻得有些陈旧,不管什么时候,总舍不了鲁迅先生的这本书。
     鲁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封建的破落家庭,青年时期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最终走上了文艺的道路,志在改变国民精神。这也是《灯下漫笔》时刻表达的内涵,冲破桎梏,给予心灵的净化。
     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不是无病呻吟,是对那个动荡的社会的一种反抗、一种呐喊。那个动荡的那月,生与死仅限一线之间,生还是死只有一步,在这白色恐怖的日子里,苟活尚已不易,何况高喊民族大义之热血之辈。
     用鲜血和灵魂写出的东西就是震撼人心,平日里生活中的琐事都在他的笔下有着不可抗拒的讽刺味道,对于那些卑躬屈膝、无伦、无德、无义等充满了不屑与惊醒,这也是他投身于文艺的主要原因吧,努力去改变国民精神,一种精神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强大与否。虽然说,先生“从讽刺到幽默”里面说到,“讽刺家,是危险的。”但是,我个人觉得他对有些事情的说法,其实也是带有一种讽刺味道的,然而他可能只是把他归咎于一种呐喊吧。
     不管何时,他的文章都很有大刀阔斧砍荆棘的味道,因为有些根性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所以不管那时还是现在的社会,都有其可读性质。
     我不知道我的这本书的排版是不是有什么意思,因为开篇第一章映入眼帘的就是“希望”,当然这两个字很给力,精神的寄托。
     但是“我的心分外地寂寞。”又让人回归荒凉。“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爱憎没有了,哀乐没有了,颜色和声音也没有了,哪里有这样的地方呢,只能说某些东西已经死去,麻木了神经。剩下的也许就只有希望了。他听到的“希望”之歌,触动了他的心。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他愿用自己的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他不愿对这暗夜止步。看到青年们很平安,他觉得暗夜并没有暗下。
     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都仍是需要鲁迅的年代,精神的力量,思想的交锋碰撞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 篇7     读先生的《灯下漫笔》,以至于眼中噙泪。伟人并不只与时代相关,其见识往往超越时代,而至有不朽的意义。那时“漫笔”所表达的含义,于今何尝不是!
     使愚氓和土匪做了主人,并不能使他们变得文明和仁善,而成了遍天下的土匪和愚氓。所谓颠倒乾坤、改天换地,不过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愚弄孩子而已。
     先生说中国的历史只有两种时代,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今天怎样了呢?这第三样的时代仍未见创造出来,眼见的仍然是专横跋扈奢靡腐化的统治阶级和沉默的顺从的国民。并且国民的遭遇在许多方面比起以往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先生死后,又有谁洞悉古今,为人民、为公正的思想而仗义呢?为改变国民千古的劣根性或者说奴性而鞠躬尽瘁呢?时代怀念先生,时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出现。世上是没有神的,人们信仰的只是思想。有谁又会建立崇高而正确的思想使人信仰呢?或许建立崇高而正确的思想并不为使人信仰,而是照亮人们心灵,作为人类精神的营养,使人不惑而已。而这建立的责任,便在有文化和修养的、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冷静淡定的、有先生一样气概格局和骨头的新的作家的身上。
     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形成一个民族的气质。愿那些可以不朽的的国学的精粹以及先生所提倡的国民性,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气质。

鲁迅《灯下漫笔》读后感

8. 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1   总有一些文章让人振聋发聩,深入人心,就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我们的骨髓里,抵达灵魂深处,让我们难受痛苦,也让我们深思醒悟。读鲁迅《灯下漫笔》就有这种感觉,这一次鲁迅先生将矛头直指中国历史的本质以及国民的奴性人格,思想深刻,入木三分。
   鲁迅从袁世凯复辟钞票贬值一事作为契机,引发议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由此对国民的奴性(包括自己的)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和严厉的批判。
   在阶级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百姓向来只是会劳动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任何“人”的价值可言。“将人不当人”,本来是奴隶主、封建地主和资本家对待被剥削者的行为准则,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月,甚至还产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这就说明人的价值更低于牛马,不如猪狗了。换言之,如果人的价值等于牛马,则应该心悦诚服,讴歌恭颂太平的盛世了。但是,鲁迅的一句“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确是数见不鲜的”,道破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生存状态,露出了中国人病态心理的本质,把一批中国人心安地作奴隶的嘴脸放大在人们的面前。究其源头就在于国民的奴性人格,习惯了当牛做马的日子,即便不是奴隶也得成为奴隶。
   中国人的奴性从何而来?是来自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等级制”,是来自古代所谓的明君、圣贤、大儒之徒和现在的学者、教育家长期的思想侵犯,残酷的“等级制”,长期的思想教化,使得中国的百姓安于现状,愚昧麻木,逆来顺受,奴性思想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早已生根。正是因为厌恶国民的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奴性心理,所以鲁迅选择了笔伐,想要通过这种无奈而悲愤述说去唤醒浑浑噩噩的国人。但是鲁迅也意识到这样做还不够,还需要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以一个日本人的随笔《北京的魅力》作为开头,道明了中国固有文明的本质“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中国人是争取不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孩子。”在这“吃”与“被吃”的循环中,中国人不断在自己制造的等级制度、礼教中被吞噬、被扼杀,现在还要被自己“盛宴”款待的西洋人掠夺、侵杀。
   看着“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鲁迅先生最终吐露心声,呼吁青年“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让蒙昧无知的心灵获得重生,在革命先行者的引导下,抛却奴性,重拾尊严,这正是希望所在呀!
   在文章第一、二部分的结尾,鲁迅都对青年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中国青年人正视国情,抛除奴性,驱除鞑虏,建立民主国家,建立一个把人当“人”的新世界。
   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2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鲁迅
   每当在台灯下面看着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总是激起满腔的情绪。失落的时候,读《灯下漫笔》,总是给人振奋的精神,一种灵魂的救赎。九四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灯下漫笔》已经被翻得有些陈旧,不管什么时候,总舍不了鲁迅先生的这本书。
   鲁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封建的破落家庭,青年时期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最终走上了文艺的道路,志在改变国民精神。这也是《灯下漫笔》时刻表达的内涵,冲破桎梏,给予心灵的净化。
   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不是无病呻吟,是对那个动荡的社会的一种反抗、一种呐喊。那个动荡的那月,生与死仅限一线之间,生还是死只有一步,在这白色恐怖的日子里,苟活尚已不易,何况高喊民族大义之热血之辈。
   用鲜血和灵魂写出的东西就是震撼人心,平日里生活中的琐事都在他的笔下有着不可抗拒的讽刺味道,对于那些卑躬屈膝、无伦、无德、无义等充满了不屑与惊醒,这也是他投身于文艺的主要原因吧,努力去改变国民精神,一种精神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强大与否。虽然说,先生“从讽刺到幽默”里面说到,“讽刺家,是危险的。”但是,我个人觉得他对有些事情的说法,其实也是带有一种讽刺味道的,然而他可能只是把他归咎于一种呐喊吧。
   不管何时,他的文章都很有大刀阔斧砍荆棘的味道,因为有些根性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所以不管那时还是现在的社会,都有其可读性质。
   我不知道我的这本书的排版是不是有什么意思,因为开篇第一章映入眼帘的就是“希望”,当然这两个字很给力,精神的寄托。
   但是“我的心分外地寂寞。”又让人回归荒凉。“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爱憎没有了,哀乐没有了,颜色和声音也没有了,哪里有这样的地方呢,只能说某些东西已经死去,麻木了神经。剩下的也许就只有希望了。他听到的“希望”之歌,触动了他的心。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他愿用自己的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他不愿对这暗夜止步。看到青年们很平安,他觉得暗夜并没有暗下。
   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都仍是需要鲁迅的年代,精神的力量,思想的交锋碰撞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3   上学的'时候写过不少的读后感,观后感,不过那些都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是认真的在写,不过从来没有真的自己看到一篇文章以后生出了写读后感的欲望,这却是第一篇罢……
   鲁迅先生无疑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文学前辈,从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老师介绍很多鲁迅先生的事迹,上学时也学过不少鲁迅先生的文字,但是那些无一例外都是一些适合学生读的文字罢……《灯下漫笔》却是有一种令人仔细思考的魅力。
   文章先是以货币的交换引出了奴隶这个词语,在鲁迅先生看来,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的普通老百姓就是存在两种时代,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另一种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无疑给予我巨大的冲击,在以往的学习中,书中总是竭力的在宣传中华的历史如何灿烂,盛世之下的百姓如何安居乐业,而鲁迅先生的两句话直接血腥的撕开了中国几千年来所谓的学者们悄然编制的遮羞布……
   接着鲁迅先生更是直接抨击了所谓的中国文明,其言: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谓中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席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我不知道那些编织着遮羞布的学者们看着这锋利的言辞会有什么想法,但是现在书本中却是尽是赞颂之言,不知是不知者还是知者不言?
   细细想来,那些编纂了历史的学者们也尽都是一些阔人吧,他们享用着着筵席却看不到那人肉的悲惨,其实那所谓的灿烂文化,也不过都是那些统治者,那些士族大家们的文化吧,而中华真正的文化,何时真切的传入百姓家?就算是现在,还有些老人家不识字,不会写字吧,那么整个中华的文化就不如说是中华阔人们的文化罢……
   当你撕开统治者们精心编纂的大幕,露出下面累累尸骨,又有几人会为那尸骨而哭丧?更何况我们现在不正是那大幕下的尸骨?在我们慢慢老去,我们的后人又会不会记得我们曾经为这精美的大幕画上一笔鲜红的印记!
   鲁迅先生将中国的百姓比作是奴隶,又何尝不是怒其不争?得过且过,偏安一隅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性子。想做奴隶而做不得,何等的悲哀。暂时坐稳了奴隶,何等的悲凉。
   诚然,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在时代的背景下,鲁迅先生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带着些悲切,带着些呐喊的,但恰恰是那黑暗的时代所作出的,划出黎明的呐喊才是最应该令人思考的。
   我们有没有被安逸的生活腐蚀了内心,暂时坐稳了这奴隶,等待着一个阔人来享用这人肉做出来的筵席?我们有没有迷失在璀璨的历史,而忘记了在那璀璨之下,有多少奴隶默默的奉献了人肉,来供养着血腥的筵席……
   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4   这里是“慢”而不是“漫”,是由于一句俗语:慢工出细活。因为《灯下漫笔》虽名为“漫笔”,却是精心构造的佳作。
   作品于细微处见精深:从钞票打折换银元的日常事件中,发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欢喜”的悲剧性现象,从而引出论题,展开评说,在自然平易中显得深沉突兀。
   作品批判封建统治者不把百姓当人看,甚至牛马不如,而同时又表现出对人民的悲惨处境的同情,却全不然是同情。作品也对被封建专制和蒙昧主义的统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满,对人民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来,也只是“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让百姓“安稳的做奴隶”;抑或有作乱的人物,也不过是“为圣天子驱逐云尔”。
   没有如春风般抚过人心的描写,没有华丽的点缀。有的只是那简单到有些直白的文字,有的只是作为读者的我如同被先生的投枪匕首划破肌肤之真实感,有的只是从文中与自己经历所产生的相同感悟。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
   时常可以听到电视报章上有引用了所谓专家之言。那有如何如何,这样做才是对的等等一些言论。但现实却往往不是那么回事。但却无人质疑,因 为是专家说的是有根据的,因为大家都没有发表不同的意见可能是真的是正确的。
   正是如此,“这人肉的筵席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更清晰的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坦诚地表达真实情感与见解,不应过于矜持、虚伪甚至麻木,而应正直、勇敢地直面纷繁的世界,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将那些幻觉,那些将自己奴化畜化的教条,将那些已经排了上千年的人肉圣宴彻底的粉碎。
   这“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5   读了鲁迅的这篇《灯下漫笔》,感触颇多。以前我写读后感,不过是将文章中精彩部分抄一遍,然后略加点评。实在是既不深刻也没有发自内心,很难起到什么效果。我想我从鲁迅这样伟大的文人的文章中吸取经验。
    在写作方面给我的其实主要有两点: 
   一、从浅显平常的社会生活入手,引出深刻的论题。这是很难学习的。不仅需要像鲁迅那样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应该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这样才能从现象中见本质,才能发现重大的问题。文中仅从钞票折价兑成现银一事,联想到“中国人极易变成奴隶,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也许我们要达到鲁迅那样高的水平,很不易。还要多练笔,多想;
   二、写说理文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体现在文中为第八自然段。作者将阐述具体化。举出一系列历史事件阐述中国百姓在不同时代连“想做奴隶都不可得”使文章极富说服力,能达到这点,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雄厚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就好像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水桶,如果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就只是半桶水在桶里晃来晃去,很不稳当。若你不停地汲取知识,从那源泉之处,水桶的水会满而外溢。所以我们不该抱怨知道的很多,只是难以利用,那只能说明积累的还少,面不够广,才没有融会贯通。
    在思想上这篇文章也给我很大启迪。亦有两点: 
   一、鲁迅的憎分明依然给我很深的印象,他批判封建统治者不把百姓当人看,甚至牛马不如语言有力,感情真挚,而他同时又表现出对人民的、悲惨处境的同情,却不全然是同情。他也对被封建专制和蒙昧主意的统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满,对人民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来,也只是“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让百姓“安稳地做奴隶”抑或有作乱的人物,也不过是“‘为圣天驱除云尔。”从中我们应向鲁迅先生学习坦诚地表达真实情感与见解,不应过于矜持、虚伪甚至麻木,而应正直、勇敢地直面纷繁的世界,坦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反封建专制,提倡民主共和的文章。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奴役。让我们看到封建社会的落后,同时感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懂得应该珍惜如今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外,就是关于应该让人民做主才能使统治牢固,启发了我。在做什么事时都让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才可事半功倍。在人际交往中,你与其他人交往,其他人是主体,应该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就能相处融洽。在推销员推销商品时,顾客是主体,应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而不是急于买出商品,这样才利于推销。
   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才能不过时,才能引发这么多的启示,不仅能给人以写作上的启发,社会生活方面的思考,并能给人以无限的精神力量与快乐。《灯下漫笔》就是这样一篇美文,值得反复品味。
   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6   又一次的,在语文书上碰见了先生那一头立着的板寸,仍是那锐利的目光。窗外是一片望不到边的黑暗,只有窗内的那一点如豆的灯光闪烁着他内心的希望。面对着这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实的社会,面对着这禁锢社会中麻木的百姓,先生在哀怒中疾书,他要用笔戳醒睡着的人,他要这无边的黑暗给揭起一点亮来。纸上写着的题目是《灯下漫笔》。
   时间不知流去了多少年,先生所处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但读罢先生的文章,依旧是惊得一身冷汗,依旧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先生之所以是先生,就在于他无与伦比的深刻与犀利。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怕是无人如此解读:一部历史就在“奴隶”的怪圈中循环。先生撕开了满纸的颂德,满纸的战乱,目光甚至穿越了历史的肌肤,而直接指着它的骨头说:“看这就是历史,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循环。”先生对现实的哀与怒,使他不加任何掩饰的将问题说得如此露骨,他就是要用最锋利的剑去戳醒人的灵魂。
   先生是清醒的。在那样一个众人浑浑噩噩的时代,清醒的一种痛苦。醒着的要忍受“哀”与“怒”两方的折磨。先生忍受着痛,用笔去战斗,去告诉人什么才是“人”的价格。真正的人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该有自己的那份尊严。为人这一生,决不该是“活着”这么简单。先生要让民众明白他们该拥有什么,这几千年来未曾得到的终会因抗争而得到。先生是积极的,他相信青年,相信未来,指出希望,号召创造“第三样的时代”。
   “第三样时代”是什么?合上书我不由得思索。那时的先生恐怕自己都不那么清楚。知道那该是什么样的,可是究竟要通过何种方式得以实现,先生在思考,无数人在思考。那些思考让中国走到了现在。那么我们现在又正处于第几样时代呢?是第三样吗?我说不出“是”来。媒体上所揭露的一切丑恶是那么触目惊心,有时觉得掀开社会的表层不知是怎样一个陌生的世界。但我们应像先生一样,相信明天。不,不应仅仅是相信,更应像先生那样去为之奋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